新闻详情

保险业借开放东风谋求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随后,银保监会发文表示,将加快落实保险业的多项对外开放举措。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又进入一个新阶段。


  17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此后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重要机遇,也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而今,随着中国的改革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为中国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外资保险公司在业务品种、服务水平、营销理念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拥有较为先进的经验,这些都能够为正在谋求转型的中国保险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眼下,监管正在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重塑“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行业需要更好地去满足人民群众的风险保障需求。近年开展的相互保险就是一个新的良好尝试。而相互保险目前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相互保险公司无论在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监管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日前,银保监会批准法国教育健康相互保险公司设立北京办事处。这家保险公司与法国基本社会保险同时诞生,现今管理着法国许多部门和代理商的强制医疗保险,并提供互助医疗保险、公积金和其他相关保险,同时还有很多优质服务及社会福利。通过进一步敞开中国保险业的大门,刚刚起步的相互保险无疑能够从国外先进经验中汲取成长的养分。窥一斑而见之,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惠及的又何止是相互保险。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保障需求同不充分不平衡的保险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完善保险供给,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更高质量、更为全面的风险保障,应当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内保险公司通过组成共保体等形式,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责任保险,为解决医疗纠纷、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值得肯定的帮助。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实施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民营医疗机构的风险保障需求不断涌现,同样需要得到合适的保险产品织就保障。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达保险就聚焦于此类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近年来,我国财险市场的非车险业务发展迅速,外资保险公司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模式都将有助于丰富我国保险市场的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前几年,万能险等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大行其道,而外资险企对此类产品涉猎较少,这也是外资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如今,随着监管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内资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障型产品将面临外资险企的有力竞争。这样的市场环境无疑有助于推动内资保险公司加快转型步伐,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推动行业整体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对于中国保险业而言,在转型的关键阶段,把握好对外开放提供的宝贵机遇,在应对开放所带来的挑战中不断磨炼内功,才能加速奔向更高质量的发展。